海濱扮靚“兩區”建設東大門

2019年是海濱背水一戰、奮力爭先的一年。海濱街道將認真貫徹龍灣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著力補齊短板,大抓落實,奮力沖刺,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爭當“五個中心”建設排頭兵。
聚焦“兩區”建設
布局產業升級
大抓助企服務。依托“萬名干部進萬企”“最多跑一次”改革、“清廉民企”建設等有效服務載體,幫扶企業發展,改善營商環境。大抓項目扶持。持續引導國際機電城超億元工投新項目;在實現瑞達洲際酒店如期營業的基礎上,高效助推總投資6600萬元的維也納國際酒店順利開業,激活機場口酒店商圈。大抓招商引資。大力引進現代服務業,精準推進占地面積192畝的沙北商務地塊、總面積1.67萬平方米的教新商務樓和1.48萬平方米的海濱文化中心等項目招商引資;高標準利用藍田拉管基地、高坦工業區等拆后土地,積極謀劃打造全國不銹鋼交易市場和科技企業加速器。
聚力精建精美
扮靚城市客廳
盯住區位優勢。大力推進機場口環境綜合整治,做好綜合交通樞紐景觀提升及沿線道路、建筑、公園美化綠化亮化工程,提升城市東客廳形象。對標碧水藍天。以深化“五水共治”為突破口,持之以恒打好“治氣、治水、治土”攻堅戰,扎實做好環境衛生、垃圾分類處置等關鍵環節,持續提升轄區生態環境質量。狠抓項目推進。全力做好中國·眼谷(浙南科技城四期工業企業拆遷、藍田姚家匯區塊城中村改造)等四大重點項目政策處理及建設準備工作。
聚效社會治理
確保穩定發展
未雨綢繆抓防范。深化“一三五”應急處置機制建設,統籌防范高鐵新城控規、城中村改造、企業環保治理等潛在的不穩定因素,堅決打贏信訪維穩百日攻堅大會戰。堅持不懈保平安。切實發揮專職網格員力量,堅持常態化拉網式隱患排查整治工作,促進企業安全生產、合用場所和居住出租房消防安全形勢總體平穩向好。
聚集紅色創新
立足黨建示范
黨建引領促發展。為突出黨建引領,海濱街道黨群服務中心作為兩新支部的活動根據地,創新打造了溫州市首個基層黨建校街共育模式。溫州市委黨校定期到點為村居黨建工作答疑解惑;街道則定期選送黨員、企業家到黨校進行系統性培訓,實現優勢互補。依靠市委黨校的專業理論和研究力量,海濱街道探索創建全市首個基層黨建研究微平臺、全市首個“微黨校”、深化基層黨建微課題。通過基層黨建校街共育模式,自我加壓、自提標桿,讓黨員干部不當‘看客’當‘先鋒’,形成了街道上下擰成一股繩、齊心抓振興的比拼氛圍。
聚合民生服務
增添百姓幸福
便民服務給百姓帶來獲得感。海濱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推行行政審批“一窗受理、集成服務”,甚至讓業務窗口走上街面、走到百姓家中,真正實現“讓群眾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社區服務讓群眾增添幸福感。樂畫工作室的公益繪畫班、七星凼書法社的公益書法課、愛心理發屋的5元優惠理發、辣媽縫補坊的免費縫補裁剪,這些注重民生的服務,讓群眾真切地感受到了幸福,紛紛表示這些接地氣的實惠很受用;關愛服務讓“我們”擁有歸屬感。志愿者的關愛服務,不僅讓群眾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貼心服務,也讓志愿者們有了更多的歸屬感。志愿者不僅有更多的存在感、更強的集體意識,還通過志愿服務平臺提升了能力、結交了更多朋友。這種融入感、歸屬感增強了志愿者積極服務的信念,從而為百姓的幸福加碼。海濱街道通過便民服務、社區服務、關愛服務等,提升了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增強了志愿者的融入感和歸屬感,讓海濱街道轄區內的社區獲得全國首批農村幸福社區建設示范單位、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社區等多項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