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灣開展媒體采風活動慶!懊駹I企業家節”一周年

在溫州設立全國首個“民營企業家節”一周年來臨之際,日前,一場主題為“聚焦‘兩區’創新逐夢”——“兩區”建設看龍灣媒體采風活動正式啟動。來自海外和省市主流媒體的代表齊聚龍灣,盡覽瑞浦能源、愛好筆業、空港新區永興南園小微園、龍灣區政務服務中心等一系列能反映出龍灣創新發展態勢、極具龍灣特色的項目平臺、企業與部門。
據悉,本次活動由溫州市龍灣區新聞中心主辦,旨在回顧、總結龍灣區“兩區”建設成果,比如創造了“青山速度”、全省首創“環保貸”、創新“邊建設邊驗收”的審批方式、工業廠房份額抵押貸款等做法,整體展現龍灣創新發展態勢。

第一站:瑞浦能源有限公司
青山速度締造鋰離子電池行業龍頭
龍灣“萬達速度”曾創造了溫州速度的標桿,從破土建設到竣工開業只用了20個月。如今,這個紀錄被打破,體量相當的30億瓦時青山瑞浦新能源鋰電池項目,僅用11個月時間就從破土動工到竣工試產。前后比對的結果,無疑顛覆了大家對“速度”一詞的認知。
日前,采風團一行人走進瑞浦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浦能源),花園式的廠房,讓人仿佛置身度假勝地一般。
“我們瑞浦能源是在2017年11月份拿到這塊381畝的土地,該項目初設投資額17.3億元,項目剛開始的時候,時間比較緊迫,不管是來自于我們投資方青山實業的要求,還是我們瑞浦能源本身對搶占市場的需求,我們要求時間都是比較快的!比鹌帜茉炊貜堉久鹘榻B說。
瑞浦能源從開建到試生產只有短短的11個月就完成,青山速度如何創造?張志明告訴記者,龍灣區就將該項目列入“一把手”工程,區政府牽頭了十來個部門,從審管辦到發改委到經信到資規、科技、招商、營商局等,特別是空港管委會,十多個部門組成一個專項的服務小組,開展“組團”服務。從一開始他們就是兩條腿來走路的,手續同時在辦,項目施工準備和進場也同時在進行,這樣大大縮短了前期的準備時間。
據悉,瑞浦新能源鋰電池項目,是青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繼總部大樓、青山商學院等項目之后,在龍灣落地的又一重大溫商回歸項目。共分兩期建設。一期去年11月19日第一條線開始進行試產,今年上半年已投產3GWh,現已投資近12億元,下半年新增3GWh,,達產后年產值可達50億元。
談到公司的發展前景,張志明信心滿滿。他說,“2020年二期我們計劃新增12-16GWh產能,總投資達40億元,全部達產后產值可達200億元,成為全省大容量鋰離子電池研發生產的單體投資最大的項目,力爭位居國內外同行前列。”
(王策)

第二站:溫州市愛好筆業有限公司
“智”造轉型未來可期
日前,采風團一行人走進溫州市愛好筆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好筆業)的生產車間,一排排自動裝筆機械在有條不紊地工作著,從一端放入筆芯、筆帽、筆筒等部件,機械會精確地識別,檢測并進行組裝。這樣一個機械可以代替15個員工的工作量,一天完成近8萬支筆的組裝。
愛好筆業對于工業技改、“機器換人”的成效,走在業內的前面。早在2006年前,愛好筆業就對公司500多臺注塑機全部安裝機械手,為公司注塑車間每年節約人力成本支出1200多萬元。
為解決不銹鋼筆尖依賴進口的問題,愛好筆業從2008年開始陸續從瑞士進口了30臺“米克朗多工位組合機床”,實現不銹鋼筆尖自產自給。1分鐘就可完成160顆筆頭的生產。在有效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將筆頭這樣的核心部件實現自產,沒有了受制于人的無奈。
除了花巨資引入國外先進設備,愛好筆業技術中心不忘根據自身產品需求,自主研發制筆設備和制造筆類自動化裝配設備,對主要筆類產品裝配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近年來,研發制造了各種型號的自動裝筆機、自動筆芯裝配機、墨水囊自動裝配機等自動化設備200多臺,實現產品生產的自動化組裝、自動檢測,這些設備讓企業產值增長了1.5億元。
“機器換人”的大力推進,幫助愛好筆業掌握了制筆的核心技術,在生產制造上達到領先水平。如今,愛好筆業每年的技改投入達2000多萬元。
(黃曼瑜)

第三站:空港新區永興南園小微園
龍灣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大平臺
一幢幢標準廠房排列有序、美觀大方;物業“管家”專業打理,園區路面干凈整潔,看不到垃圾落地;配套設施全面到位,工人們下班后可去“微企紅港”充充電;智慧系統上線,園區管理高效且規范……
這是采風團一行人日前在空港新區永興南園小微園(以下簡稱永興南園小微園)看到的場景。據了解,在溫州“拔地而起”的眾多小微園里,永興南園小微園名氣不小,從建設到管理都成為“后起之秀”們爭相學習和借鑒的樣板。園區總用地面積386畝,總建筑面積近40萬平方米,由政府出資建設,建成后出租給企業,園區內平均月租金不足10元/平方米,是溫州市首批建成并實行智能化管理的小微園,被評為省十大小微企業集聚發展優秀平臺。
進出永興南園小微園,刷刷“一卡通”,實時車輛與人員便反饋在“大數據平臺”上;下載智慧園區APP,常用證明、社保業務等手機上即可“下單”;高清監控探頭不留死角,24小時“守護”園區安全……行走在永興南園小微園,處處可見“智慧”元素。作為我市首個智慧化小微園,永興南園小微園利用“大數據”“物聯網”打造的智慧服務、智慧黨建、智慧安防、智慧產業運行等4個智慧系統已經成為園區管理服務的主抓手。
“我們圍繞‘黨建引領企業發展,共創美好營商環境’為目標,不斷擴大黨員隊伍,讓黨員在企業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睆埛e龍表示,我們在小微園區內依托“微企紅港”黨建綜合體,建成全市首個“營商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培訓交流、政策解讀、效能投訴、清廉入企等20多個服務項目。同時,還對入駐企業實行規范化管理,通過派送親清禮包和簽訂責任書,引導企業誠信守法、廉潔從商,打造處處見“廉”的親清和諧小微園。
小微園的建設,旨在通過企業的集聚、技術的集成、服務的集中、配套的集權與土地的集約,來形成一個產業集群,為量大面廣的小微企業提供創業創新平臺。從這一角度看,永興南園小微園顯然很好地發揮出了平臺作用,短短幾年時間,不少入駐企業順利撕掉“低小散”標簽,實現快速成長。自2015年建成投用以來,目前園區已經滿員,入駐企業157家,涉及輕型閥門、電器、五金、醫療器械、汽配等行業。
(王策)

第四站:龍灣區政務服務中心
政務服務標準化助力“兩區”建設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環境優了,不僅可以招“財”來,更會引“才”到。今年以來,龍灣區政務服務中心以政務服務標準化全面助力“兩區”建設,推進資源再整合,實現政務服務硬實力質的飛躍。
在全省率先推行“無差別全科”受理;全市率先完成“甌e辦”自助服務終端布點,建成15分鐘政務服務圈;全區100%的行政審批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100%的辦事事項開通網上申請渠道,中心日均辦件量約800件,平均辦理時限從4.5個工作日壓縮為1.3個工作日,群眾辦件回訪滿意度保持在99%以上。這些成績的取得,無不凝聚著龍灣區政務服務中心全體工作人員的心血。
龍灣區政務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孫曉武說:“今年整個窗口進行了調整,現在這邊的東裙樓1-3樓,我們1樓主要是群眾個人辦事為主,包括社保、醫保、公積金窗口,我們2-3樓是企業辦事為主,2樓是辦稅大廳,3樓是無差別全科受理及配套窗口、多歸合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窗口和公安出入境窗口。整個大廳實行線上線下一體化辦理模式,一樓智慧服務區可開展網上辦、“甌e辦”自助辦理。我們今年在主題教育期間還設立了便民志愿者服務站,有提供企業、稅務、法律、建設項目等公益咨詢,企業和群眾在辦事的時候遇到某些專業型問題,可以來我們的服務站窗口咨詢。我們通過一系列的舉措,今年我們群眾的滿意度大大的提高了,群眾覺得在這里辦事很方便、快捷!贝送猓垶硡^政務服務中心起草《龍灣區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建成標準統一、運行高效、上下聯動、服務一體的區、街道、村(社區)三級全覆蓋政務服務標準化體系,打造規范、高效、優質、便捷的政務服務環境。同時探索政務服務方式方法,實現改革紅利持續釋放。比如:創新廠房“按份額抵押登記”新模式。針對轉型升級關鍵期、急需資金擴產的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通過無需產權共有人同意便可按照份額比例實現“一套廠房、分割抵押”。如幫助龍灣永中明星五金廠獲得2000萬元授信額度等。
(黃曼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