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999_91精品国产777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高清一区_91 在线免费观看_久久网站热最新地址4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

  • 省政府新聞辦批文·浙新辦[2008]17號

  • 龍灣區唯一具有新聞發布資質網站

  • 溫州市第一批文明網站

  • 溫州市網絡文化協會理事單位

  • 市級青年文明號參賽崗

微信 新浪微博 APP

您所在的位置: 您當前的位置 : 龍灣新聞網  ->  新聞中心  ->  龍灣要聞 -> 正文

一點一滴為“匠心”——訪龍灣區人大代表張積貴

2021年02月23日 09:29:00來源:龍灣新聞網

微信圖片_202102230923302.png

  近日,記者撥通了區人大代表、溫兄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技術技能總監張積貴的手機。當時,他正在北京參加中華全國總工會第十七屆執行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并當選了主席團委員。

  “質量之魂,存于匠心。”面對記者的采訪問題,微信那頭傳來張積貴的訊息:今年兩會關注的是,加強高技能人才培養,加大對高技能人才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傳統產業的提升……

  從學徒工到人大代表

  “草根工匠”關注“工匠精神”

  在溫兄控股集團公司里,張積貴是明星。1992年職業中學畢業的張積貴,從進模具廠當學徒開始,一直跟機械打交道,整整在一線堅守了20多年。從一線技術工人到國家技能大師、黨的十九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浙江省“萬人計劃”領軍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張積貴在一個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一步一個腳印,憑借專注勤奮的職業精神和出類拔萃的操作技藝,樹立起高技能人才的嶄新形象。

  在技術創新領域,張積貴在溫兄控股集團的中藥提取濃縮智能裝備新產品開發中,相繼參與攻克了多項國家、省、市科技項目的機械制造技術難點,如提取罐的氣動旋轉自鎖排渣門作為實用新型專利,解決了長期困擾中藥提取罐排渣門堵塞的老大難題,有效提高排渣速度,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

  點點滴滴的付出結出諸多碩果。多年來,憑借自己的努力,張積貴先后參與國家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20項,其中一項專利還獲得以他的名字來命名——“張積貴括板式攪拌法”。

  傳承技藝引領成長

  打造高技能人才工作室

  張積貴作為技術帶頭人,十分關注一線技能工人,尤其是高級技能工人的培養工作。2010年,公司黨支部組建自主創新黨小組,他主動挑擔子,認領成立了高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初衷是希望成立一個內部技術技能人員交流的平臺。”之后,他又帶頭成立了紅領勞模創新工作室,如今,他的徒弟很多已成為一線技術骨干。

  “通技術育人才,儉成本破難題。”張積貴在同事間的影響力非常高。2015年,他當選為公司的黨支部書記。“作為黨員,不僅要嚴格要求自己,更要創造交流氛圍,幫助和帶動身邊更多的人。”簡單的一句話,卻是張積貴一以貫之的信念。他利用“主題黨日活動”,給職工宣講市政前沿消息,凝聚黨員和技術能手,打造出了有科研創新力的黨建工作品牌。除了帶領公司全體職工共同進步,張積貴還牽頭搭建龍灣區高技能人才群英圈,定期組織人員跨行業交流,拓展視野。

  “中國正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發展,建設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打造更多高技能人才是當務之急。我建議完善高素質工人培養機制,重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和素質提升,增強產學結合、校企結合,以挖掘、選樹、培養更多優秀工匠人才。”張積貴說道。

  創新升級帶來更高要求

  關注企業發展前途

  “我來自企業一線,疫情對企業的打擊比較大,我今年的議案還是關注傳統產業的提升。”張積貴說,“鼓勵企業高質量發展,對個人來說是機遇。比如龍灣的產業新政,就鼓勵人才培育,人才進來了肯定就有很多創新的活力。”張積貴對即將召開的區兩會充滿期待。“企業以后會怎樣發展,就會決定如何對人才的技術培養。除了培養之外,對工人整體素質、職能方面的如何提升,就會有更好的建議或者指導方向,讓更多一線工人看到希望,大家都有奮斗目標。”

  近年來,張積貴不僅關心自己工作領域的技術問題、人才培養,也更加關注行業創新改革,以及產業鏈供應等諸多與職業息息相關的社會問題,并做了大量調研,為履行好人大代表職責做好充分準備。“把基層的聲音帶上來,把兩會的精神帶回去。”人大代表的職責賦予了張積貴寬廣的視野和更深的思考。“業精于勤,能用我的一技之長,為企業發展、為社會進步多盡一點力,這就是我的心愿。”當工人如此,做人大代表如此,做其他事情也如此。

  (記者 周凌慧)

[編輯: trs接口] 
分享到:
下載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