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灣區海濱街道開展“民生議事堂”專題協商活動 面對面協商解決民生問題
龍灣新聞網訊(記者 葉張靜)8月4日上午,海濱街道召開“民生議事堂”(第一期)協商活動,圍繞沙北安置房西側車庫出口道路建設等事宜,邀請政協委員與相關部門、街道負責同志進行面對面協商交流。龍灣區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吳昌亮等出席會議。
為確保協商取得實效,協商前,參會人員共同觀看沙北安置房周邊環境與道路建設規劃的視頻,了解道路目前情況與存在的困難,并通過航拍與道路規劃圖片,準確了解現場情況,確保現場呈現兼具理論性與可操作性的建言成果。
“這是通往甌海大道的主要路段,道路修建完成后可以向相關部門申請路名,便于道路管理,同時加強道路建設,增添交通管理標識。”
“可以從小區管理入手,盡快安排小區物業,街道與小區物業聯動管理,從人力上協調,多渠道對接。”
“要落實主體建設責任,緊盯群眾生活中的難點,加強道路建設的現場巡查。”
……
協商現場,區政協委員張明春、張銀燕等針對協商事項進行了交流發言,坦誠交流真實感受,務實提出可行建議。
吳昌亮強調,要搭建協商陣地,著力解決“到哪商量”的問題。按照“四個一”的建設標準,各街道都要設立“民生議事堂”的固定場所。要精選協商議題,著力解決“商量什么”的問題。要聚焦增進民生福祉,注重選取切口小、關聯廣、針對性強、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事項開展協商凡是有利于化民怨、解民憂、聚民心、助民富的事項,均可列入基層協商議事范圍。要明確協商主體,著力解決“誰來協商”的問題。主要是“三類人”:一是黨政領導、政協委員、鄉賢智庫、村干部等;二是利益相關方代表;三是與協商議題有關的專家學者、部門負責人等。要健全落實機制,著力解決“如何轉化”的問題。及時梳理歸納協商意見建議,形成協商紀要供黨委政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