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999_91精品国产777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高清一区_91 在线免费观看_久久网站热最新地址4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

  • 省政府新聞辦批文·浙新辦[2008]17號

  • 龍灣區唯一具有新聞發布資質網站

  • 溫州市第一批文明網站

  • 溫州市網絡文化協會理事單位

  • 市級青年文明號參賽崗

微信 新浪微博 APP

您所在的位置: 您當前的位置 : 龍灣新聞網  ->  新聞中心  ->  溫州新聞 -> 正文

一只懷溪鴨,讓種姜的釀酒的也都賺了錢

2022年09月06日 14:52:52來源:溫州網

  游客在品嘗懷溪番鴨。潘祝平 攝

  阿蕩番鴨店。

  溫州網訊 “白露”將近,平陽蒼南一帶的居民,又到了吃番鴨的時節。位于平陽縣西南部的懷溪鎮上“番鴨店”的老板們,也將迎來一年中最繁忙的時段。

  “懷溪番鴨”,是平蒼一帶居民的“心頭好”,也是懷溪一帶百姓“脫貧致富”的好幫手。來自懷溪鎮人民政府的統計,目前鎮內有以“懷溪番鴨”為主要特色的農家樂12家,年消費番鴨15萬只,營業額超2000萬元。

  近年來,當地政府以“懷溪番鴨”為核心,搞種植、做旅游,拉長產業鏈,年接待游客25萬人次,蹚出鄉村家興村富新景象。

  數讀

  懷溪鎮有以“懷溪番鴨”為主要特色的農家樂12家,年消費番鴨15萬只,營業額超2000萬元。垟底村常住人口300多人,有7家番鴨店,年營業額超千萬元,多數常住人口的“營生”與番鴨有關。

  當地村民除了開“番鴨店”,還依托番鴨店進行產業“分工”。至少有3家村民專門殺鴨,每只鴨子宰殺費10元,年收入達150萬;一年消費紅粬酒20萬斤以上,也有當地村民釀造。此外,還有村民種植時令蔬菜、生姜,供應番鴨店,成為增收的重要來源。

  圍繞懷溪番鴨,當地鎮政府在周邊開發七彩油菜花旅游項目、“多肉種植”、民宿與露天泳池等旅游項目,進一步帶動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

  一條小街,一排番鴨店

  懷溪鎮地處平陽腹地,與文成接壤,距離溫州市區約100公里。因為一道“懷溪番鴨”,一些市民不遠百里奔赴而來“打卡”。

  懷溪鎮垟底村新洋路,一條街上開出“阿蕩番鴨店”“阿浪鴨店”“懷溪楊記鴨店”等多家番鴨店,儼然成為番鴨一條街。

  周奕蕩是“阿蕩番鴨店”的老板。懷溪番鴨的名聲遠播,跟周奕蕩很有關系。20多年前,他在鎮上開出懷溪第一家番鴨店,從此,懷溪番鴨“香飄萬里,食客慕名”。目前,“阿蕩番鴨店”依然是鎮上最知名的番鴨店之一,年營業額超過150萬元。

  周奕蕩的兒子周秀靜告訴記者,正常時日,他家的番鴨店一天能賣出五六十份番鴨。“白露”當天是一年中生意最好的,一天能賣300份以上。目前,一份懷溪番鴨的價格是170元。

  客人多,靠自己家里人就忙不過來。現在,除了周奕蕩夫婦及兒子兒媳之外,還雇傭四位當地人幫廚。忙碌時節,還要臨時增加人手。服務員的月工資3500元左右,廚師的月工資則有9000元。

  在記者采訪的當天,周奕蕩正在“阿蕩番鴨店”對面的一處店面忙裝修。現在這個“老店”只能擺10來張大桌,客人多了就坐不下,把對面的店面裝修起來之后,接待量可以擴大一倍。

  何志華是街上“阿浪鴨店”的老板。他的手機時時響起,來自蒼南、龍港等地的食客通過手機下單,然后在家等待燒制好的番鴨送上門來。“懷溪番鴨有一半以上是通過外賣銷售的。”何志華說,隨著懷溪番鴨名聲越來越響,現在“外賣”的距離也越來越遠。蒼南、龍港、溫州市區,都有懷溪番鴨的“擁躉”。因為地理比較偏僻,沒有專門的“跑腿”與外賣平臺提供服務,他們發明出用路過的大巴帶貨的方式送到指定地點,然后讓消費者自取。

  “阿浪鴨店”目前有10來位服務員,都是當地的村民。垟底村戶籍人口1300多人,常住人口只有300多人,目前有“番鴨店”7家,年營業額超千萬元,多數常住人口的“營生”與番鴨有關。

  一份美食,一條產業鏈

  一份懷溪番鴨,食客吃到的是一道美食,但在何志華眼里,卻是一條“產業鏈”:養鴨、殺鴨、配料,都有專人“從業”。

  何志華說,“懷溪番鴨”最主要的材料是鴨子,以前當地及附近鄉民幾乎戶戶養鴨,但這些年由于環境管理等原因,當地養鴨的人少了,鴨子以來自福建等地為主。不過,何志華、周奕蕩等番鴨店的老板,都不需要自己去物色鴨子,他們只需要向專門的“殺鴨人”訂鴨子即可。

  離垟底村不遠的曉坑村村民張高迪就是專門的殺鴨人。今年50多歲的張高迪,以前在一個合作社搞草莓等農產品的種植,收入并不穩定。五六年前,懷溪番鴨店的生意越來越好,番鴨店來不及宰殺鴨子,他看到了這個“商機”就開始專門殺鴨。他聯系好鴨子養殖戶,把鴨子送到曉坑村,養在池子里,然后按照番鴨店的預定數量進行宰殺。忙的時候,每天要殺300多只鴨子。他凌晨兩三點就要起來,還要雇別人幫忙。目前,每只鴨子的“宰殺費”是10元。一年下來,收入比以前搞草莓種植要穩定很多。

  張高迪說,現在懷溪專門殺鴨的至少有3戶人家,年宰殺鴨子15萬只。

  何志華說,“懷溪番鴨”的美味與它采用的配料有關。燒一份懷溪番鴨,需要8兩生姜,一斤半以上的紅粬酒。現在,在懷溪鎮,有人專門種生姜,有人專門做紅粬酒,都是“專供”給番鴨店。

  平時,何志華的番鴨店每天需要近百斤紅粬酒,由當地一位70多歲的大娘生產提供。一斤紅粬酒有0.5-0.6元利潤,對于農村老年人來說,這是一份穩定且可觀的收入。

  周奕蕩做了個簡單測算,鎮上一年消費的鴨子有15萬只,燒制這么多鴨子,需要紅粬酒20萬斤以上,這些紅粬酒由當地村民釀造,成為村民增收的重要來源。

  懷溪番鴨店不只賣番鴨,它是以番鴨為主打菜的農家樂,需要大量農家菜作輔菜。于是,當地一些農戶的農產品就派上用場。楊崇福在自家菜地里種了很多時令蔬菜,現在他的多數蔬菜都供給當地番鴨店。光馬蹄筍,一天就能賣100多元。

  一只番鴨,一個共富夢

  養鴨、殺鴨、釀酒、種姜、開番鴨店,一道美食就是一個產業鏈。在當地政府的眼里,懷溪的番鴨產業鏈還不止于此。

  懷溪鎮黨委委員陳姍姍告訴記者,目前,懷溪鎮依托“懷溪番鴨”這個招牌,已在周邊的村子進行多形式的開發,比如曉坑村的七彩油菜花旅游項目、石城村的“多肉種植”、水口村的民宿與露天泳池等。借助番鴨飲食消費經濟,懷溪鎮政府擬開發“懷溪一日游”旅游項目,包括體驗農耕生活、親子活動、游泳等,進一步帶動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

  在疫情之前,圍繞懷溪番鴨的“農旅經濟”,已經讓懷溪鎮嘗到甜頭。2019年11月,首屆平陽懷溪番鴨美食節暨紅楓古道旅游文化節在懷溪鎮舉行,參與者的熱情讓當地政府對做大番鴨經濟信心倍增。2019年,懷溪接待游客達25萬人次。

  陳姍姍告訴記者,現在懷溪鎮對“番鴨文化”的開發已初現成效,“懷溪番鴨”雕塑標志、“懷溪番鴨”主題廣場、“懷溪番鴨”文化宣傳牌……到了懷溪,一股濃濃的“番鴨文化”撲面而來,這些都為懷溪的農旅經濟增加了文化魅力。

  另外,在對懷溪番鴨的“附加值”進行開發的同時,也沒有放松對“番鴨”本身進行多元開發與提升。

  2010年,“懷溪番鴨”國家地理標志商標成功注冊;燒制技藝在2014年被列入溫州市第八批非遺名錄,也成為“平陽五個鮮”特色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的其中一“鮮”;2017年成為平陽縣唯一入選《浙江省農家樂特色菜百味譜》的菜肴;2018年作為全縣“五個鮮”農特產品參加省市農博會展,獲“最具溫州特色十碗旅游美食”稱號……

  陳姍姍說,“懷溪番鴨”目前遇到的一個瓶頸是保鮮期短,消費半徑有限,限于堂食或只為周邊市民提供外賣,則整體規模很難做大。為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正在探索熟食番鴨冷藏保鮮技術,實現干、濕分離真空包裝,探索不同口味的番鴨烹飪手藝,推動番鴨產品多樣化,并嘗試將番鴨進行真空包裝和冷鏈運輸,加長番鴨的保鮮期,實現番鴨遠銷的可能性。

  “這些技術方面的問題解決之后,懷溪的番鴨產業就沒有天花板,懷溪利用番鴨實現共同富裕,也就更有保障。”陳姍姍說。

  來源:溫州商報

  原標題:一只懷溪鴨,讓種姜的釀酒的也都賺了錢

  年銷15萬只,營收超2000萬,帶動養殖、種植、旅游行業

  記者 黃澤敏


[編輯: trs接口] 
分享到:
下載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