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個“智慧安防小區”建成 龍灣公安分局這個民生項目很贊
龍灣新聞網訊(全媒體記者 葉張靜 李鐵印)“小區現在環境很好,人臉識別進來很方便,我們住在里面也舒服了。”11月24日,家住龍灣區永中街道親和雅園的姜阿姨笑瞇瞇地告訴記者。
老人最大的安全感,來源于親和雅園是龍灣區綜合型養老小區,以及小區內成熟的智慧安防建設。今年以來,為深入開展為民辦實事實踐活動,龍灣區公安分局將智慧安防小區建設作為民生項目全力推進。截至目前,當地已建成智慧安防小區187個,覆蓋全區70%以上小區。
作為綜合型養老小區,龍灣區公安分局以“融源親”三型警務為導向,融合政法、消防、行政執法、街道、社區等部門,全力打造親和雅園這個智慧安防小區,先后加裝防高空拋物攝像頭、AR實景監控、跌倒預警、電動自行車禁入電梯等系統,將物聯網、移動智能、大數據、云平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為一體,為親和雅園加入各項“智慧關愛”元素,實現小區監控全覆蓋、監控中心整合一體化
“我們小區住的老人比較多,自從安裝了人臉識別之后,外來人員出入能及時識別,小區業主都覺得很安全。”綠城物業保安大隊長閆廣彬在小區內的老人活動中心,向記者介紹智慧門禁人臉識別系統。
相比智慧門禁,老人們更關注的是跌倒預警系統、智能垃圾分類桶、電動自行車禁入電梯系統等與安全和便捷生活相關的服務。據介紹,根據跌倒預警系統通過視頻監控的算法,在確認老人跌倒后,能夠第一時間自動撥打預設的手機號碼并同步推送老人的定位信息,讓家人和照護人員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同時,自動發出求救語音提示,提醒路人救助,大大提高老人及時接受救助的機會。社區干部介紹,這套算法可以大大緩解照護人員的壓力,為老人跌倒獲得有效救助爭取寶貴時間。
“以前小區的垃圾桶隨意擺放,特別容易引來蒼蠅、野貓,新垃圾站垃圾桶蓋自動打開、關上,干凈衛生多了。”新型垃圾分類桶站暗藏的多項“黑科技”引起了居民的好奇,大家紛紛夸贊新型垃圾桶顏值與實用并存。。
在小區物業處,智慧安防平臺大屏幕上清晰地顯示著社區范圍內的所有“動態信息”,小區內電梯里、小區外馬路邊,甚至社區對面的碼頭和船只信息都一覽無余。
龍灣公安分局基層基礎大隊副大隊長方良介紹,智慧安防小區管控平臺是溫州公安在“公安大腦”建設中研發的一套智慧系統,小區所有管理要素,包括社區內的住戶、老人,以及臨時租戶,系統上都顯示得非常清楚,社區在做好智慧安防的同時,也能更精準地為居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