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龍灣】溫州日報 | 溫州這個企業家訓練營11年長青,奧秘何在?
4月8日上午,第十一屆溫州灣新區、龍灣區企業家訓練營在溫州理工學院啟幕。自2014年創辦以來,這個主要針對當地大大小小企業管理者的訓練營,已經成功舉辦十期,受益人次達到1400多人,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助推器和企業家素質提升的關鍵平臺。一個訓練營,長盛不衰11年,奧秘何在?

訓練營課堂。李宣儀攝
學員們的感受最為真切。昨天,在新一期訓練營開班現場,來自龍灣各行各業的企業高管普遍認為,這一平臺為他們的成長和企業發展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助力。奔騰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唐愛敏表示,訓練營學員間的互動形成了獨特的資源整合效應:“從事不同行業的企業家在這里交流,上下游資源得以打通。比如我們做激光設備的企業,許多零部件可以對接本土供應商,這種抱團發展的模式讓產業鏈更高效。”
溫州國泰輕工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章方毅已是第三次參訓,他的經歷更具代表性。三年前,公司因廠房擴建遭遇土地審批難題,正是通過訓練營平臺與政府部門直接溝通,最終以“數據得地”創新模式獲批17畝工業用地。“訓練營的課程既有理論高度,又貼近實戰。專家們分享的案例讓我在制定戰略、市場拓展時少走了許多彎路。”章方毅告訴記者。
政府的支持扮演了關鍵角色。龍灣區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訓練營堅持公益屬性,由政府全額承擔費用,旨在為中小企業提供高質量服務。本屆訓練營邀請到曾任職諾基亞、微軟的AI專家王佩軍講授《2025 DeepSeek+AI工作效能提升方案》,安排了浙江大學教授鄔愛其等權威導師解讀“專精特新”企業戰略。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報名人數從原定的120人擴增至近160人,反映出企業對這一平臺的高度認可。“我們不分企業規模,只要有意愿提升,大門始終敞開。”該負責人強調。除本次集中授課外,今年還規劃了三次授課和四次實地研學,持續為企業家“充電”。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訓練營啟幕,還同時揭牌了溫州理工學院-溫州灣新區、龍灣區產教融合基地,將為訓練營注入強大的技術支撐和人才動能。自2023年獲批工信部“專精特新”產業學院以來,溫州理工學院以機器人工程學院為核心,構建“一院四中心”協同體系,重點攻關智能裝備領域“卡脖子”技術。此次與龍灣共建產教融合基地后,校企合作將進一步深化:通過“雙導師制”定向培養技術骨干;企業可以通過基地直接向院校提出技術需求,并由高校科研團隊攻關轉化;學生創客空間與企業家訓練營聯動,孵化“專精特新”種子企業。副校長胡新根表示:“我們將推動50%以上的橫向課題來自本地企業需求,真正實現‘產業需求-人才培養-技術升級’的閉環。”
打通行業壁壘的資源共享機制、政企校聯動的精準服務模式、緊貼產業痛點的課程設計,正是龍灣許多中小企業家喜歡這個免費訓練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