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龍灣】溫州日報 | 龍灣一季度社零增速9.5%!批發業創39個月來最高增速
春潮涌動處,消費正當時。記者4月22日從龍灣區商務局了解到,該區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簡稱“社零”)增速達9.5%,排名居我市縣(市、區)第一,批發業更是創下39個月來最高增速,拉動全市增長3個百分點。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當前市場觀察中國消費狀況最關鍵的指標之一。它和批發業增速直接反映了市場景氣度和消費信心。此前,我省公布今年一季度社零增速為4.5%。

龍灣社零高增速中,限上商貿企業成為主要驅動力。2024年龍灣新增限上商貿企業96家,他們在今年一季度,對限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增速的拉動分別達到12、24.3、7.1、8.4個百分點。這些數據,在龍灣消費場景旺盛中可以得到印證。走進龍灣萬達廣場永輝超市,改造后的“胖東來”式貨架上,商品陳列煥然一新。“開業當天客流量有3.5萬人,買單轉化率高達37%,營業額超過158萬元,這個數據遠遠超過我們的預期。”超市負責人告訴記者。
如果說商貿企業的升級是消費增長的骨架,那么政策與市場的共鳴則為其注入血肉。一季度龍灣實現社零127.3億元,其中汽車消費貢獻尤為突出——累計發放國家及省市級汽車補貼6395輛,帶動汽車消費超10億元,限上汽車類銷售額同比提升19.41個百分點。溫州智車港某4S店銷售經理陳明表示:“現在購車可享受國家、省級、市級補貼,數額雖然不是很高,卻是促進很多人下定決心購車或換車的臨門一腳。”政策的紅利同樣延伸至日常消費領域:龍灣家電、3C產品領域核銷補貼超820萬元,大宗消費與日常消費同步增長,為消費市場注入強勁動力。
消費市場的勃勃生機不僅受益于政策紅利,更源于對需求脈搏的精準把握。今年以來,龍灣致力于舉辦各類消費節,主動促消費。單單春節至元宵期間,累計舉辦年貨節、雙品網購節等促消費活動20余場,形成“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百姓受益”的良性循環。今年,龍灣計劃新增“限下轉限上”企業70家以上,力爭社零增長6.5%以上。

與國內消費市場的火熱相呼應,龍灣外貿形勢也同樣出色:一季度實現服務貿易進出口5.64億元,同比增長69.6%,增速排名我市縣(市、區)第一;其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159.74億元,出口同比增長8.3%。泰昌鐵塔智能化生產線加緊生產出口東南亞、非洲等地的電力設備,一季度已實現超1億元出口增量;力乾汽車已實現出口200輛、創匯2200萬元,全年目標是2000輛。
面對復雜多變的外貿形勢,龍灣創新推出數字賦能產業帶IP出海,充分利用數字平臺“廠播”模式,推動閥門等產業帶融合海外版抖音等新媒體渠道,以“工廠實景+外籍主播”模式,指導企業降低營銷成本、塑造海外品牌,提升產業帶競爭力。龍灣計劃以此為突破口,逐步帶動五金衛浴用品等其他產業帶,拓寬跨境電商輻射范圍,推動多產業帶跨境出海。
